冬日里寻访“他山之玉”--记北欧创新和并购之旅

Dec 22, 2016

你要是和一个朋友说赫尔辛基的空气质量比北京好很多,朋友一定会说:那还用你说?!如果你告诉你的朋友,在12月的初冬,斯德哥尔摩的温度和北京差不多,也许她或他会说:真的吗?如果你还说,伏特加是芬兰发明的,瑞典的家暴都是老公挨打,你的朋友肯定说:不会吧?!其实除了高福利,我们中国人对北欧国家了解的并不多。

在这样的冬日,我心中揣满的众多未知,就象芬航飞机的翅膀,宽大的展开,随着我对北欧的向往,飞向西北。在机舱中突然想起夏天的时候,《晓松奇谈》“扒一扒国家”系列,用三期讲北欧。照例高晓松老师还是从历史,人文,艺术,经济的角度看这几个国家。其中讲芬兰不多,重点是瑞典,几乎把瑞典说神了——这个国家曾经的强大让我更加急切。不过中欧组织的这次学习之旅,第一站是赫尔辛基。当降落在赫尔辛基万塔机场出了机舱,我的第一感想是:确实不冷;第二个念头迅速划过:这么蓝的天,好久没看到了。好吧,除了蓝天,清冽的空气,看看中欧老师们给我们选择的游学目的地,到底好在哪儿。

你若对中学地理还有印象的话,应该记得中国领土最北的城市叫做漠河,其实从严格意义上讲我国最北的地方是归属乌苏里镇的黑龙江主河道,北纬53.5°多一点点,而赫尔辛基是多少?北纬60.1°。比乌苏里镇还要向北700多公里!想一想就打寒颤了。还是中学地理课本,也讲过为什么欧洲很多城市比中国东北纬度都要高,但是冬天气温却要暖和很多。所以知识这个东西,往往就是用来打破你那很多不可靠的直觉的,我想这也是中欧组织大家游学的原因之一——用真实的体验,获取知识。当然,中欧组织在这样一个白天很短的季节来北欧游学,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使得你也没有其它时间的选择。

旅程之前,我还做了些许功课。既然是来学习创新的,那这两个国家的创新竞争力到底在哪儿呢?翻到一个世界经济论坛的2016-2017年全球竞争力的报告,用12项指标对138个经济体进行综合打分。其中瑞典排名第6,芬兰排名第10,做个参照,中国排名第28,美国第3。从12项指标的玫瑰图上看,瑞典和芬兰的表现都比较均衡,在第12项创新力上,不仅远超过全世界平均水平,也远高于欧洲和北美的平均分数。中国与其比较,他们两个国家的劣势恰好是中国的优势:市场规模。所以一个初浅的认识产生了,北欧的创新产品,拿到中国去销售,相得益彰。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欧精心设计的主题之一:并购。

在全部12项指标中,芬兰有两项是全球第一:政府机构和健康及初等教育,除此之外,还有两项是欧洲第一,分别是高等教育与培训和金融市场开发。在创新力一项上,虽然瑞士拔得头筹,但芬兰和瑞典也分别位列全球第三和第六。我们去这两个国家学习创新,恰如其分。

第一天的欢迎晚宴上,王磊老师简介了这次行程的安排,学习、企业参观几乎贯穿始终。韩践老师热情洋溢的致欢迎词后,为我们这次学习定下了四点主题:
1、提问:问一个好问题,于人是帮助扩展对方思考的角度、深度和全面性,于己是锻炼好奇心,发现本质;
2、解码:找到关键核心,到底是什么原因,什么过程形成你看到的现象和事实,又有什么方法指导你的未来决策;
3、练习:知行合一,不满足于一知半解,通过模拟操作、练习、实践,来强化对问题的理解,设定“如果。。。那么”的行动方案;
4、连接:连接团里的同学,连接讲课的老师,也连接遇到的陌生人,从他们身上获取更多的认知,互相提供跨界的见解,触碰创新的灵感。

这几点虽然是韩老师在欢迎宴会上的简短期望,不过细想也是人生一辈子都要秉承的好行为。《学会提问》,才有独立思考力,掌握《提问的艺术》事情就成功了一半;《精益创业》要求对关键问题问五个为什么,才能发现事情的本质;只输入不输出,就不算是《刻意练习》,只有通过刻意练习,才可以《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巧合的事这几本书恰恰是我最近在看的。而说到连接,这次游学也比较应景。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蒂姆·斯莱德最近就川普当选后不确定加剧的社会,在Facebook上给出了20条人生建议,其中第10条是社交:站起来,走出去,到没去过的地方,认识陌生人,交朋友,与他们携手;第16条是:学习别人的经验:交海外的朋友,因为这个世界没有哪个国家会单独给出答案了。这也应了韩老师的教诲。

第二天的活动是我们这次来芬兰游学的最主要原因:参加Slush大会。Slush从一个围绕在大学周边的创业者聚会活动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全球级别、具有非常大影响力的创业活动,实在是一个让我等创业者羡慕的奇迹。为什么能在短短六年就能有17500人参与?这个蒙蒙亮的清晨飘着青雪花,也飘着我的好奇,跟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步入Slush的会场。中欧老师们很贴心,为我们一行每个人都安排了志愿者做语言辅助,保证我们在大会期间能顺畅的交流。这群志愿者大多都曾经或者正在接受北欧开放的高等教育,其中两个还是具有非常流利中文水平的芬兰小朋友。

Slush的活动安排体现了平等、年轻化的特征,没有主会场,分会场的设计,包括所有的展台,所有的活动都是聚集在一个巨大的开放空间同时进行的。能做到互不干扰,对音响系统还是很有要求的。四个主题(火,黑,绿,木)的演讲台一直都是并行着走马灯,其中一个是100场的创业项目现场路演,投资人问问题,创业者答辩,投票拔得头筹的项目获得50万欧元的奖金。我们所有同学一起参加了火主题的开场仪式,在台下的第一排聆听第一场访谈。受访者是投资过Twitter,Uber,Instagram等独角兽公司的硅谷超级天使投资人Chris Sacca,主持人是芬兰女程序员 Linda Liukas,1986年出生的她,为5-7岁儿童写了一本编程书《Hello Ruby》风靡世界。其实Chris也不算大,台上两个人加起来才69岁,充满活力的两个人在台上侃侃而谈,没有废话,没有模凌两可的观点,犀利、态度鲜明、大胆、我行我素可能也是西方崇尚的自由精神的写照。不过他脏话连篇,也太不讲究了。


Chris 和 Linda

Chris有一些观点让人印象深刻,:
1、天使投资人可以从一个自然人的角度帮着创业公司发现问题,避免他们自嗨;
2、成功的创业者都是一些有趣的人,甚至是一些怪人;
3、川普是恶魔,美国由此而失去技术领导地位;
4、Facebook也不是什么好鸟,一边抱怨中国的信息审查制度,一边在川普竞选中扮演者信息筛选(有利于川普)的恶魔角色;
5、中国是美国的竞争者。中国欢迎美国公司去中国,与川普隔绝其他种族的竞选纲领,形成鲜明对比;
6、年轻人要出去走走,到国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去生活一段时间,和不同的人聊天,甚至可以休学去干这些事情,才会成为有趣的人;
7、活在当下,不要老谈什么未来。

看过第一场,大家就分散走开,各自找感兴趣的话题和参展公司交流,我先去了黑色主题的演讲台,听了两场圆桌论坛。一个是讲数字医疗的,其中有个演讲嘉宾在说数字医疗的价值时讲了一个观点:现在的医疗系统很好,但都是发生在医患关系产生的时候起作用,数字医疗借助新的传感系统、云端数据系统、大数据预测能力,使得潜在病人还没有生病去医院的时候就得到预防建议,甚至是预治疗方案。我突然想起了扁鹊描述他两位哥哥的手段,我希望智慧的数字医疗能快快的达到扁鹊大哥的水平。另外一场是讨论“设计”的重要性,邀请到了赫尔辛基市政府的首席设计官。这位设计官说大部分人对未来是缺乏想象的,你都没有想象,怎么还会有创新?那么设计者的角色就是把对未来的想象,用当下的绘画、视频、概念、语言去解释、描述。设计工作已经远远不止就是个单纯想法,更是各行各业管理的实际问题,设计者应该有本领通过他们的技能去施加影响。随后我还去谷歌的展台听了一场演讲,因为正好是人工智能的话题,我凑到最前面。在Slush的会场上,大公司未必被关注,即便是谷歌,加上我也就10来个听众。演讲者介绍了在零售、制造业和金融行业,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结合如何让从业者更为高效。内容倒也泛泛,不过演讲的最后一句话,我记下来了:“大”并不能打败“小”,但“快”一定打败“慢”。

从谷歌出来,发现即便是到了午餐时间,各个会场没有丝毫午休的意思,看日程都是全天不间断的车水马龙。去听了几场路演,演讲的创业者也不是都有流利的英语,有的口音还挺严重的。在5分钟的演讲后,投资人会对那些有产品的,有销售业绩的,有用户数量的创业项目更仔细的提问。还没有做出产品的创业者往往就是着重讲行业和市场,再不就是讲团队优势。每个演讲者时间把控也都不错,幻灯片也都言简意赅,看来要么是经过培训要么就是多次演练。

我们游学团下午的第一个安排是邀请了Slush中国的CEO和开发出“愤怒的小鸟”的Rovio公司联合创始人 Peter Vesterbacka和大家见面。Peter也是Slush大会的发起人,现在担任Rovio的首席营销官。他没有过多介绍他们公司,可能知道我们会专程去他们公司访问吧。主要讲的是如何促进中芬之间的科技交往,如何借助两国各自的优势而做出引领世界的创新。后来我们在阿尔托大学“创业桑拿”的孵化器中再次看到他,在给来自日本的创业访问团做演讲。据说除了公司的营销工作,他常常参与给创业者做辅导的活动,帮助创业者成长。我在提问环节中问他,为什么给这个享誉全球的会议起名叫做Slush,他的解释是:Slush代表着这个季节北欧的天气,泥泞,灰暗,在雪中行走的感觉。不想拾人牙慧的叫这个硅谷,那个硅谷,就是要做一个特立独行的品牌。可能从这里也能体现出Peter骨子里的创新精神吧。


Slush会场的展台

见面会结束后我又去会场溜达了一会儿,把会场几乎所有的展台都转遍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产品多。用3D头盔做演示,总是能吸引到访客。工具型的App也比较多。三星、诺基亚、微软、IBM等大IT公司和几个航空公司的展台都是豪装,韩国、越南也都设立了专门代表国家的展台,中国公司很少,直接打出中文宣传易拉宝的只有一家。后来看时间还不少,我又去听了绿色主题的几个演讲。刚到的时候人山人海,想挤进里圈都难,看了下日程,是一个来自日本的小美女CEO在讲她的故事。好形象本身就是魅力吧,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亘古道理。创业者多多少少有点魅力还是有帮助的,也许她讲的实在也是好,我只听了一个尾声,给了一个结论:做自己爱做的事情,创业要走心。


日本社交创业公司的CEO Akiko Naka

Slush的一天,没有泥泞,没有积雪,有的是在不断人工喷烟雾的大型会场的五光十色,有的是来自全球各色年轻人的兴奋,有的是不同文化的灵感触碰。回顾这一天的精彩,我有几点小感悟:

1、语言很重要,当下这10年,海外交流,还是得靠自己掌握的第二门语言的能力,中国的初等教育降低英语的要求是不对的;
2、大型活动时间把控得非常严格,目测所有的演讲都是可以按时完成的,这比国内会议半天的活动动辄超时1个小时以上,天壤之别,访谈或者圆桌讨论有时候需要催促一下,时间到了,直接结束,丝毫不留情面;
3、几乎所有的主持都是年轻人,看起来也都是20出头的样子,一男一女搭配,虽然也显得青涩,但都十分自信自如,Slush给年轻人足够多的机会,包括活动的组织者和志愿者,通通20来岁的年轻人,让他们成长,锻炼,试错。没有领导讲话,没有尊敬的这个那个,参加圆桌的官员、CEO、董事长们都老老实实听年轻人安排;
4、所有的展台,无论大小都充满设计感,易拉宝一个比一个好看,有让你驻足细看的欲望;
5、越南、韩国有专门的展台。韩国自从经济腾飞以后一直就以创新、创意建立国家竞争力,重视这样的活动很正常,而越南展台上几乎没有任何技术、产品介绍,就是来为这个年轻的国家做宣传的,居然一直都有不少人过来了解信息,交流讨论。对于创新的动力,可能小国更加渴望;
6、内容太多了,参展厂商太多了,如果是投资人想从中发现好项目的,要么得极其聚焦,要么就得靠缘分了。

从第三天开始到最后一天结束,就是满满的学习任务和企业参观了。在芬兰阿尔托大学上了两趟创新的课程,讲述的芬兰大型和中型企业的创新模式,以及开放式创新的原理和方法。在去瑞典的船上,韩老师给大家讲解了最新的管理热点理念和她本人的一些研究。在瑞典商学院学习了数字化战略和如何规避黑洞型信息化项目。老外老师准备的内容其实都是非常丰富的,只是碍于时间有限,只好按照精简版的讲法传授。韩老师的课充满了乐趣,因为选题新鲜,又涉及到公司管理的实际问题,所以大家自然是饶有兴趣。人工智能会不会替代现有的工作?要不要取消KPI考核方法?阿米巴式的组织是不是最先进的形式?韩老师给出了她的观察和研究,这堂课重要的意义,并不是结论式的指导,而是让大家有更多的思考,考虑自己企业的现状,看问题的正反两面。思辨是我们这一代人(70后)最缺乏的习惯,韩老师用短短的半个下午,让我们的大脑运动了一下。我自己创业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路上,我们公司没有KPI考核,组织的形式也是小组自己负责制,但我也没有确切的把握说这样的契合当下就一定能决胜未来。韩老师最后为组织做了个比喻,像大树,树叶是人力,是能看到的,员工的知识,技艺,能力都是显见的部分,也容易有效提升,树干是人心,树根是人文,这些都不是表面的功夫,尤其是人文,需要管理者和创业者不断去培植这个根底。韩老师对管理者的建议是实事求是,掌握一手数据,花心思做企业根本性的工作,不盲从,不瞎折腾。这个建议是这个混乱的世界最守正的基础了。10月份的时候,蒂姆·哈福德(《卧底经济学》的作者)出了一本新书——《混乱》,建议从个人到组织,去除一些规矩,保有一些混乱,可能是保有创意,乃至创新,形成最优决策的上佳路径。我深以为然。

一行之中,企业参观也是重头学习内容。按时间顺序我们去了Rovio,欧拓泰,雅威,沃尔沃。在雅威的学习之后,还听了广联达的中国事务代表张莉女士介绍广联达收购MagiCAD的过程。雅威也是中国企业家投资到芬兰的一家公司。这两个案例是让我们了解中国企业在芬兰实施海外并购的一手资料,由经手人娓娓道来,还真是有很强的画面感。

Rovio公司的名字不如他们的IP出名,所以大家都自然而然称呼其为小鸟公司。在他们的会议室中,两位负责市场和对外宣传的VP并没有过多介绍小鸟公司跌宕起伏的公司发展史,更多的还是介绍他们的IP价值以及在中国的拓展之路。今年内容创业大红大紫,付费订阅几乎要形成习惯,好的IP更是有巨大的想象空间,大家显然有很多话题想和Rovio公司的高管交流。从短短的介绍中,我体会出Rovio公司已经把自己的定位就放到了IP的创作和文化推广,至于游戏的开发,周边产品的制作,统统都有生态系统参与企业去完成。很可能更多的收入也将依赖于非游戏类产品的经营。那么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就更得靠内容创意了。好的故事,设计,传播都不能少,显而易见的挑战是内容有时效性,用户的注意力实在是越来越难抢。对于小鸟的IP创作,我有两点体会:
1、要用商业化的方式创作受欢迎的内容,从目标市场的细分开始进行创作,关在家里完全靠灵机一动,成功的概率太低,小鸟已经成功了一次,更有效,吸引人的做法是根据别人的经历,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擅长,来创作某个主题;
2、要有一条高效运作的产业链:一个个人作者,没有融入产业链,就像是无法联网的手机,做的再漂亮再高能也没有人用;产业链就是在作品诞生时就要考虑到周边衍生品的开发销售,创作时必须要有整条产业链的互动,每条线上都有专业的人在分工做事。创作者知道如何讲好故事,打动人心,传播者知道怎样吸引眼球,销售者知道怎样实现获利。

雅威(AAVI)的闫总特别亲切的给我们介绍了他是如何来到芬兰进行创业,如何选择做空气净化器这个产品的。这是一个典型的国外创新制造,国内市场销售的案例。佩服闫总远隔重洋,来到陌生的世界,和一群文化不同的芬兰人创业。其实相对于雅威的产品和技术,我更加好奇,是什么动机促使一个人主动离开舒适区,在压力下去做很多自己不熟悉的事情?特别是一个已经相当成功而且年龄不小的人?最近我都在尝试发现人的行为后面的经济学道理,尤里·格尼茨有本书《隐性动机》,从隐性出发,可能更容易去解释这表面上看不清楚的创业原因吧。对于硬件创新的海外投资或并购,尤其是制造业,我比较赞成海银资本王煜全的积木式创新和双长制理念以及山腰理论。一定得发挥出海外和国内的优势:海外得持续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国内市场规模和需求自然不必说,更重要的是能依托国内的制造效率和低成本。王老师经常提醒的是,硬件创新单靠模式肯定不行,产品成熟得5-8年,而且量产是个关键要素,只有到量产了,才算的上走在成功的大路上,否则都还算是山里跋涉呢。从这些观念判断,AAVI已经有很好的技术条件了,闫总本身就算是一个研发出身的牛人,还缺懂市场和企业管理的搭档,还没有到能量产的阶段,希望早日听到闫总的好消息吧。

在斯德哥尔摩市中心沃尔沃的展厅内,吉利汽车派驻瑞典负责中国业务的辛泉女士给我们介绍了沃尔沃未来的发展规划和她总结的吉利收购后的管理心得。大家交流的非常踊跃,同行的同学对于汽车有颇多的早期技术支持者,其中三位同学都在第一时间开上了特斯拉,加上汽车是离每个人日常生活都很近的元素,所以也算是科技加上大众的话题。沃尔沃的战略方向是三个:安全,新能源,无人驾驶。安全是沃尔沃的标签,所以无论何时何地都会继续强调,对于消费者的心智,这种标签化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是品牌效应特别强,提到安全首先想到沃尔沃,反之亦然,消费者做决策的代价小;坏事是对于海外消费者无论沃尔沃做什么其他文案,几乎对消费者心智都没有改变,大家能记住的还是安全。新能源和无人驾驶,这是不得不选择的战略方向,几乎所有一线车厂都是雷同的吧。德国政府制定的规划,2030年汽车要做到零排放,就是所有上路的车都得是电动的,还有14年。时间不长。要是深度交流,就这两个话题可以聊一天吧,比如沃尔沃用的电池技术是谁家的?什么时候支持无线充电?什么时候能做到可充可放?对全球竞争怎么看?对特斯拉、比亚迪、乐视汽车怎么看?沃尔沃的无人驾驶怎么训练大数据的?数据从哪儿来?激光雷达是谁的技术?非供应商名录的创业公司是不是有机会?无人驾驶的市场先从toC做好还是toB更有机会?不过我想,我们在此行中,最希望获取的是不同背景的人对一个概念的清晰解读,对一个问题的思考角度和方法,对一个观念形成过程的逻辑。至于具体行业,具体知识,倒大可不必细究了。显然,对于去学习沃尔沃的创新理念,这些更大尺度的信息,无法在半个下午,小小展厅的会议室中产生,要知道,沃尔沃是在哥德堡,特别值得一去的沃尔沃之城。可惜行程时间所限,把完美留到下一次吧。

说到不完美,于我,这次游学的缺憾,要是在瑞典有多点的时间就好了。毕竟瑞典的人口,历史,经济,在北欧国家中更加具有典型的学习意义。从创新发明上看,瑞典也是一个让人啧啧称奇的国家,要知道拉链,轴承,心脏起搏器,滚珠轴承,汽车安全保险带,拉链,扳手,螺旋桨,摄氏温度计,电冰箱,吸尘器,速冻食品,利乐包装,导航系统GP&C,伽马刀,B超,CT,血液透析仪,心电图,鼠标,纯平显示器,蓝牙通讯...这些全世界老百姓日常可见的必需品都是瑞典人发明的。对了,还有诺贝尔奖,我们去的时间恰恰是本年度诺贝尔奖颁奖典礼的前夕。瑞典赠与这个世界的传奇远比诺尔贝奖要多。我很想去探求一下,这种创新的源泉是什么。可惜这种深度理解无法通过走马观花式的考察来获取,若不在此生活个一年半载,交上几个当地青年才俊,知识老人,那只能在浩瀚的书海中找答案了。我隐隐觉得,北欧的创新之旅,求得思索的答案,地点应该是在瑞典。如果我试着从只言片语中收集来的信息进行解读的话,那就是历史机缘形成的平等观念和文化,通过共识决策而不是权力决策,使得瑞典社会个体自由度得到了极大的伸展,进而产生一代延续一代的创新。

线性思维的典型例子就是用单一原因解释。我也学着放弃线性思维,拥抱不确定。所以,游学归来,我更想从Slush、沃尔沃、阿尔托、闫总那里的见闻中去学习什么,而不是去解读北欧人创新能力的原因。从韩老师的欢迎致辞开始,带着保持好奇心,求真,知行合一和结交新思想的观念归来,感谢中欧的老师们,期待下次再见。

王昊

用地图思考人生

评论正在加载...
Great! You've successfully subscribed.
Great! Next, complete checkout for full access.
Welcome back! You've successfully signed in.
Success! Your account is fully activated, you now have access to all content.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