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星级酒店看新一线城市
继一线城市之后,网上又开始“新一线”城市的口水战,或褒或贬赚足了眼球,本人也贡献了不少流量,究竟如何也无定论。城市的发展繁荣是各个行业共同发展的结果。今天笔者以酒店行业为例,对比一下新一线城市中酒店发展现状,从数据的角度分析,或许可以给读者一点启发。
首先获取了各地市三星级及以上酒店的分布,采用热力图进行展示:
从热力图整体分布来看,我国酒店行业的分布与经济发展较为一致。自东南向西北京呈现较为明显的层次结构,经济较为发达的东南沿海区域星级酒店产业聚集程度较高、中部区域次之、西北部区域酒店分布则较为稀疏。
2018年新出炉的15个“新一线”城市依次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西安、天津、南京、郑州、长沙、沈阳、青岛、宁波、东莞和无锡,加上北上广深,共计19个城市。笔者依据该排名我们统计了各城市不同等级星级酒店的数量,采用气泡图可视化:
上图可以看出排名前三的“新一线”城市,成都、杭州、重庆的星级酒店分别为946家,963家、628家,其中成都、杭州的星级酒店的数量甚至超过了深圳,并且超过第三名50%,足可以看出二者的实力强劲不容小觑,还真有些准一线城市的底气。或许你会不服气,说城市综合能力与酒店业到底有什么的相关关系还不一定呢?那么我们就城市酒店数量结合新一线城市的评分,采用python的sklearn包做一个简单的线性回归:
![](/content/images/2018/08/-----2018-08-10---6-58-03-2.png)
线性回归R^2为0.828,可以看出酒店行业与城市综合能力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当然做回归分析难免会出现异常点,这些异常点说不定就是别人没有发现的宝藏,说不好还能淘到宝。那我们就简单点,通过星级酒店的数量与评分进行对比分析:
![](/content/images/2018/08/-----2018-08-13---10-11-28-2.png)
经对比分析发现,酒店业发展与城市评分有较大差异的城市包括上海、深圳,武汉、天津、南京、沈阳。此类城市综合评分较高但是酒店业发展相对滞后。例如北京的星级酒店有1945多家,而同为一线城市的上海与深圳的星级酒店分别为1215家和856家,仅占北京的63%和44%,仅从数量的角度来看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武汉、天津、南京、沈阳等城市也可得出相似结论。虽然城市的发展水平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选择标志性的业态来对城市的发展进行探索也是一件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事情,极海云平台有非常丰富的数据支撑,想玩的小伙伴可以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