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需求的3点本质看创业

Oct 19, 2022

所有的创业者出发的时候,都“确信”自己洞悉了一个用户需求却还没有被很爽的满足;大部分创业失败(不是创业者失败)的时候,创始人往往夜不能寐,无尽黑暗化作泪:我一直是在奋力满足一个伪需求呀。

伪需求为什么迷惑人?因为要创业去解决的那些用户困难,确实真就存在。即便一波一波去解决这个困难的创业者被一浪一浪的拍在沙滩上,都晒成人肉干儿以后的好多年,这些困难还在吸引(迷惑)着新的创业者。

那一坨要解决的事儿对用户来说是什么?是需要,是欲望。但为了满足这些需要、欲望,用户不想花钱,也不能花钱去购买,这一坨儿就不是需求。哪怕有人花钱去购买,那人数也太少了,少到让你的创业入不敷出。本篇文章的主旨,一句话就快说完了。

但充满梦想的年轻人——在我的定义里70岁以下都算年轻——为什么觉得自己看到的就是很多很多人的共同需求呢?因为创业者盘算的是:我的产品或服务更好用,我的产品或服务能让用户更爽,用户一定会花钱买的。今天虽然买的人少,将来一定人多。

熊猫传媒的申晨说:

人生无非两件事,更好的节约时间和更好的浪费时间。

看看创业者做的产品和服务,使劲往大类别上扩展,都能划分在这两件事儿上。所以创业者想的也没错。

喝水解渴是所有人共同的需要,花钱买农夫山泉还是买依云是不同的需求;制作地图是所有地理数据工作者的需要,省钱用免费的开源,还是花很少的月费购买SaaS制图工具,乃至买很贵很贵的专业工具是不同的需求。

不同的需求对应不同的用户量。购买农夫山泉的用户很多,购买依云的人很少,但它们的利润水平都足够两家公司活的很好,而既不想买那么贵的依云也想比喝农夫山泉的人更有范,因而买恒大冰泉和昆仑山的人很少。不是没有这样的需求,而是有这样需求的人不足以支撑这两家水厂的规模。

我可以用专业技能提供一个制图服务:你在卫星影像上你选一条河流,我就为你制作一幅高清打印出来挂在墙上的画儿。这种生意,谁都明白:肯定存在这样的需求,为了满足这部分人,只可以做个副业,顶多算是为自己的制图个人爱好增加点成就感、愉悦感,但借助这个专业技能不可以创业,因为有这个需求的人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没几个。

我随意找了一条——犹他州的Sevier河。为什么看上它?因为一打眼将这个名字看成了“服务器”河,太意外了
放大了看,看得出河道的沧桑(为了能做出下图的效果而选择美国的河流是因为美国1m分辨率的高程数据可以轻易找到)
我选了绿黑两种色调。用专业的工具(只需要QGIS),经过若干步骤就可以做出来有质感、游戏界的河流图(画儿)

将地理数据生成地图,可视化、做报告、去分享,有这类需求的人就多了一些。为这种需求去开发一个工具,并与其它工具竞争用户的注意力、喜好、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就有点创业的意思了。但这个时候,创业者不仅要考虑如何为这个产品定价,用户的替代成本是多少,还有哪些产品能做类似的事情,怎么去找到喜欢这个产品的用户甚至发展成粉丝,用户使用中的问题该如何解答。。。(太累了),除此之外,我认为最需要考虑的基本问题是:有这个需求(别忘了需求是愿意付费)的人有多少。10万的潜在用户,其中10%知道你这个产品,再其中5%愿意付1000元的年费,够不够你的创业团队生存。

极海的地理数据上图云产品,免费的!稳定上传1G福建省12.5米高程数据,三两下配置出一幅地图。高程数据由锐多宝(感谢宝哥,公众号:锐多宝的地理空间)提供

用户数,或者说市场规模,这是创业起步有关需求的一个底层考量。

需求还得细拆解呢。第二个考量是用户购买一个产品或者服务,Ta们到底是为什么。

经过全球创业大潮洗筛过的新一代创业者,大概都有这个概念了:顾客购买一件商品,本质上是想用这件商品完成一项任务(买钻头打洞的故事人人都知道了吧)。即便表面上就是想拥有这件商品,其实还是有一个隐藏任务想要完成。

才67岁就故去(实在是太惋惜了)的克里斯坦森留下的《创新者的窘境》,是每个创业者都要必读的书。而他在2016年出版的《与运气竞争》就不那么出名了。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一个理论——“需要完成的任务”(jobs to be done,JTBD)。因为你在输入法中,输入jtbd,第一个候选词是“焦糖布丁”,所以国内也有人将这个理论称为焦糖布丁理论。

已故的克里斯坦森2016年的《与运气竞争》,中文版也已出版

与运气竞争》的核心思想就是创业者应该牢记的观念:顾客购买商品,为的是“雇用”这件商品帮Ta完成一个现实世界中的任务。

所以创业要做一个产品,不是仅仅看到摆在面儿上的需求,在做产品之前除了考虑需求规模,还要考虑的核心要素,是要找到用户购买行为背后的真实动机,也就是用户的任务到底是什么。比如都是去买一杯奶茶,有人可能是不喝奶茶就难受,有人则是跟风随大流,还有人是因为讨女友的欢心,Ta们的任务各不相同。

这个道理很浅显。但克里斯安德森却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概念,就是将产品满足用户的需求分成“大雇用”时刻和“小雇用”时刻。大雇用是用户实际购买产品的时刻,小雇用是用户实际使用产品的时刻。这本书的用意就是启发读者去思考那些小雇用时刻。如果一款产品真能完成任务,那么被使用的时机就会多次出现,也就是说,这款产品会被重复雇用。

“大雇用”或许可以表明一件产品能够处理用户的任务,但只有一系列“小雇用”时刻持续不断地发生才能确定这一点。大雇用发生的时候,用户会因为这样那样的“非理性因素”。我在原来的公司工作的时候,很多用户大雇用我们的产品是因为买这个产品就不会被质疑,而小雇用的时刻(真正是用软件)很少发生的话,这类用户就会回归理性,Ta们与我们产品的雇用关系就不会长远。

一个组织购买产品,很有可能大雇用和小雇用该产品的不是同一个人,因此需求大概率不同,这一定容易理解。但如果大小雇用是同一个人,产品既要保证大雇用时刻的决策依据合理——定位准确,独特性明显,总体印象超凡,价格便宜,也要深入保证用户每个子任务的实现。就像地图的放大,缩小,看得到整体,也能表现细节。整体上看起来满足需求,细节使用上也不掉链子。

关岛的1m高程影像,识别整个关岛的地势看起来是个大任务,大雇用是购买关岛的数据
而分析、研究、洞察关岛的细节变化,是我的子任务,其实这些子任务才是我的关键需求:小雇用是持续用数据生成情报

第三个要考量的是有关需求满足的时代趋势,这个趋势是:用户在效率方面的需求由机器解决,情感方面的需求有可能留给人类。我虽然不愿意笃定由机器提供的服务趋近于免费,但可以坚定的说:没有机器做助手的效率工具是无法存活的。我所指的工具完全可以从软件扩展到硬件。

效率工具会越来越傻瓜,越来越便宜。比如我创作本文的封面,调用Midjourney上的服务,所有的工作就是和机器聊天,试试不同的关键词,挑一挑机器创意出来的图片。每个月10美元,不用买GPU,不用写代码,不用标注图片做机器训练。。。以后每篇文章的封面图片,我都打算让Midjourney生成。在这个过程中,我要学着如何与AI对话,看看Ta是怎么理解我的,我又应该怎么理解Ta。从这个例子中,我看到的是效率工具类的软件趋近于免费。硬件呢?也不好说,硬件也开始订阅了吧。所以打算做效率工具软件的创业者,你需要琢磨这里面的需求还有哪些是脱离纯粹解决效率问题的。

本来还想写点如何使用的教程。发现在Midjourney上的创作就是与机器人对话,实在太简单了。考察你的本领是你能不能说的出让机器听得懂、灵光乍现的语言,至于画儿画的好不好,靠的是AI的进化水平
我的作品“火星人的需求:渴望回先祖的家”
但是画地图,Midjourney还是差点意思,让她给我“一幅蜿蜒的尼罗河地图”,结果是这样的
还是我自己做的更像是一幅地图

效率工具的典型缺陷是很难实现情感上的连接,所以黏性不强。人不太容易对一个单一工具产生排他的心理依赖,替换这个工具的心理代价几乎没有。除非是通过这个工具可以做到与其他人的情感相连。社交软件就是典型,可能Adobe看重Figma亦是看到Figma上的设计师之间、以及设计师与其他人之间因为作品而产生紧密的工作连接,进而可能促成情感上的互动。

从情感上分析用户的需求,仍然有很多维度可以考量,找到那些交集或空白的部分,让用户可以在一个工具中满足情感上需求

从需求的趋势,从有需求的人数,从需求的细节去看创业做出来产品的生命力,这还仅仅是创业中有关需求的一个思考维度!所以创业很难,创业出发的时候几无可能把所有的维度都考虑全了。创业者应该有的积极心态是,虽然现在还想不到想不清,但这个世界会持续给你机会去领悟,而带给你领悟的多半是用户。

我们的用户,确定无疑将来都会尽一切方法节省时间去更爽的浪费时间。所以,创业者就想吧,无论是帮着用户节省时间还是方便Ta们浪费时间,都有曾经不存在的需求演变成真的需求。

人世间主要有两种职业,一种职业靠克服幻觉来赚钱;一种靠制造幻觉来赚钱;这两类职业彼此赚对方的钱。大多数人同时被他们赚钱。     ——老喻

用户的需求——花钱去完成的任务一直都存在以及不断演化。因此,无论现有的产品多么好用、多么受用户喜欢,节省时间无止境、浪费时间无上限。我们作为创业者仍然有机会做出来更有创意、更具颠覆性的新产品来。为了雇用你的新解决方式,用户就必须要解雇一些目前采用的权宜之计或次优行为,包括解雇“什么都不做”这一解决方式。为了让我们的产品得到雇用,什么东西是必须要解雇的呢?我想到了一些,您想到了什么?我们一起聊聊。

王昊

用地图思考人生

评论正在加载...
Great! You've successfully subscribed.
Great! Next, complete checkout for full access.
Welcome back! You've successfully signed in.
Success! Your account is fully activated, you now have access to all content.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