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店数首次超过开店数,优衣库在中国陷入门店增长困境

Dec 23, 2024

优衣库创始人柳井正曾在2010年表示,计划用10年时间在华门店总数增加至1000家,销售总额达到1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39亿元),超过日本市场。

实现这一目标,优衣库比计划晚了近三年,据其财报披露,截至2023年8月底,优衣库在华门店数1031家,其中内地925家,香港33家,台湾73家,超过了日本的800多家。

实际上,根据极海品牌监测(https://stores.geohey.com)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优衣库已经在内地29个省份190个城市拥有933家门店,是其进入内地市场以来门店数量的峰值,因为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持续了十几年增长的优衣库还是出现了下滑的趋势 —— 截至2024年12月18日,2024年优衣库新开门店39家,关闭门店45家,关店数首次超过了开店数,在营门店数下降到927家。

image.png

关店主要集中在二线及以下城市,这些城市的在营门店只占整体的40%左右,但却贡献了60%的关店,关店率几乎是一线、新一线城市的两倍。其中门店占比13%的三线城市的关店率甚至达到10%,贡献了26%的关店。

image.png

从关店区域看,华东市场在营门店最多,占比40%上下,但同时也是关店率最高的区域,以一己之力贡献了50%的关店,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浙江、山东两省,又占到华东区域关店的一半以上。

image.png

与之相应的是财务表现的疲软,根据迅销集团发布的2024年财报,大中华区营收增长9.2%,营业利润增长0.5%,虽然仍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增长,但较2023财年营收15%,利润25%的双位数增长明显放缓,其在大中华区的营收占比也下滑至22.1%。

导致业绩失速的原因有很多,核心的问题还在于当下经济环境下,消费者“平替”价值观的流行。消费者不再愿意再为品牌支付更高的溢价,转而消费更具性价比的白牌商品。历史上,优衣库正是凭借这一策略在日本崛起,只是历史虽然会在中国重复,但主角却不一定是优衣库了。

在优衣库公布的几项调整计划中,对影响利润率的价格干预较少,主要还是集中在降低运营成本、改进产品组合和优化门店布局上。

其中在门店布局上,优衣库计划从2024财年开始的三年内,每年对50家门店实施淘汰或改造,以提升在营门店的单店业绩。同时每年新开设50~80家新店,根据创始人柳井正的预计:“中国有14亿人,我们只有900到1000家店,我认为可以增加到3000家。

对于这一数字我们保持谨慎观望的态度,根据我们对优衣库门店城市布局的分析,其与城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高度相关,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关联,也就是说,在优衣库当前的经营模式下,其在各个城市的增长不会有太大的空间,除非是市场环境或门店模型有了较大的变化,否则很难在直营的情况下实现门店的快速扩张。

image.png

但考虑到这一计划可能也是十年,其中充满了太多的变数,还是让我们持续关注吧!

本文也同期发表于极海品牌监测公众号。‌

王昊

用地图思考人生

评论正在加载...
Great! You've successfully subscribed.
Great! Next, complete checkout for full access.
Welcome back! You've successfully signed in.
Success! Your account is fully activated, you now have access to all content.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