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海品牌监测新增门店周边客流数据:从客流数据看品牌选址倾向

这是一张霸王茶姬和蜜雪冰城在上海的门店分布地图,仅仅从图中我们很难发现真正有价值的内容。

但如果叠加上人口数据的热力图,一个明显的趋势浮现出来:即使相距不远,霸王茶姬的门店也往往更贴近高客流区域。

为了量化品牌在选址时对客流的倾向,我们在极海品牌监测下载的Excel 表中,为每个品牌的每家门店添加了一个新字段 “城市相对客流等级”。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将上海的街区划分成无数个小格子,每个格子都代表一块区域。结合手机信令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每个格子内的日均客流量。接下来我们按客流量将城市内所有格子划分为五级——等级越高(数字越小)代表该区域客流量越大。

这里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
1、 客流等级划分是基于城市内部的比较,不同城市之间的等级数据不具可比性。事实上,如果非要统一标准,那么大城市可能大部分区域都是1、2级,小城市则多是4、5级。
2、 分段的方式是自然间断点,而不是常用的等间距(百分位)。因为城市的客流量分布呈现极端的不均衡性,如果将客流量前20%的格子设置为等级1,那么这些格子几乎就能覆盖大多数品牌所有的门店。也就失去了划分的意义。
接下来,我们可以根据门店的位置确定每家门店所处的客流等级了。
我们选取了霸王茶姬、奈雪的茶、喜茶、茶百道、蜜雪冰城五个品牌进行选址倾向的分析,统计了它们在高客流区域(1、2级)的门店占比。

霸王茶姬在上海拥有250多家门店,其中近一半的门店位于高客流区域(1~2级),占比最高,体现出品牌对黄金位置的强烈偏好,同时也意味着更高的租金成本,需要有足够的产品溢价能力来支撑。
奈雪的茶和喜茶在各个客流等级区域的分布惊人相似,它们都集中在客流较高的区域,瞄准了相同的客群,占据了相同的市场生态位,争夺着相同的客群,价格带也非常接近,竞争非常激烈。

相比之下,茶百道在上海的选址策略显得更为均衡和多元。作为中端价位的连锁茶饮,茶百道既不完全扎堆于顶级商圈,也不局限于偏远街区,而是采取了商场店与街边店并举、核心区与社区区兼顾的布局方式,在左右夹击中市场中寻求一条中间道路。
而蜜雪冰城的布局最为下沉,1~2级客流区域占比仅12%。作为平价茶饮的代表,蜜雪冰城在上海大量布局于客流量相对较低的社区及非核心商圈,通过错位竞争建立起成本和规模优势。
总结起来,品牌对客流的偏好,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位置选择,它触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首先是成本结构的差异。高客流区域通常意味着高租金,这就要求品牌有足够的产品溢价能力和客单价来支撑这些成本。霸王茶姬、奈雪的茶、喜茶这样的品牌,需要凭借相对高端的产品定位和较高的客单价来平衡这种成本压力。
其次是对规模扩张的限制。一个城市里真正的黄金位置毕竟有限,选址越局限于高端区域,越需要重资产投入、品牌就越难以大规模复制;而选址越下沉和均衡,越容易找到大量可开店地点,规模扩张潜力越大。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有一个能适应低客流区域的门店盈利模型,这对其价格体系、产品设计、供应能力又提出更高的要求。
最后是竞争格局的形成。品牌的选址偏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品牌与谁竞争、如何竞争——是在寸土寸金的核心区与强敌肉搏,还是在蓝海市场开拓新客群,抑或是广撒网多线作战。奈雪和喜茶在高客流区域展开正面竞争;蜜雪冰城则通过错位战略,避开了与高端品牌的直接竞争,开辟了属于自己的市场空间。
对于茶饮品牌而言,选址既是门店运营的起点,更是战略布局的抉择。如何在客流和成本之间取得最佳平衡,并在空间维度上与竞品形成最有利的态势,将持续决定左右着品牌未来的发展,也共同塑造了当下茶饮市场多层次并存的竞争格局。
最后,除了“城市相对客流等级”外,我们还增加了“城乡分类”的字段,对每家门店的城乡属性进行了标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下载品牌数据进行体验。



No one has commented yet. Be the fir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