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用极海云支撑行业场景落地

8月22日,由极海主办的2019决策智能化转型峰会在北京圆满落幕,以“数据化决策”为主题,本次峰会主办方极海平台总监崔福东以《快!用极海云支撑行业场景落地》为话题,探讨如何利用创新技术赋能不同的行业场景,让数据价值在行业场景快速落地。

以下为演讲实录:

大家好!欢迎参加极海用户大会。前面的环节,我的同事和几位嘉宾分别从规划、地产、零售等行业的角度,介绍了地理数据价值挖掘的一些实践。概括来说,都是在想方设法向数据要结论,希望为做决策提供更科学更客观的依据。当然具体到特定的场景,大家的需求肯定是不一样的。接下来我会向大家介绍,极海云是如何支撑这些行业场景落地的。

针对极海云的功能和架构,我们总结了六个“快”。所有这些“快”,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帮助用户尽快建立地理大数据能力,把数据价值变现,把需求场景落地。

1. 快存

先看第一个特性—快存。之所以强调快速存储,是因为从你的数据到你的应用场景之间,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试想一下,你手里有一份关于社区医院的数据,如何用来评估这个城市的医疗服务覆盖度,并为在哪里新建社区医院给出建议?又或者,你购买了关于人口流动的数据,如何参与到房地产客户研究流程中去?极海云的价值就在于在地理数据和应用场景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数据价值更快的在场景中落地。而数据上云是从数据到场景的第一步。把不同格式、不同坐标系、不同体量的数据快速存储到云端,就是快速存储要解决的问题。

以龙湖客研平台为例。龙湖非常重视通过数据分析指导投资决策,其中很重要的一块是对潜在客户的研究。为此,龙湖从多家数据源厂商采购数据,比如客群画像、城市板块、房价数据等等,并基于这些数据建立分析模型。这些数据通过极海云进行管理和发布,为客研平台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撑。每个月,龙湖会把这些数据集中处理,存储到极海云。这些数据文件数量上千,大小不一,小的几百条记录,大的五六千万条记录,总量在24亿左右。采用自动化的方式,15个小时完成数据存储,平均下来每分钟存储200-300万条记录。所以龙湖每个月都有全新的数据为客研平台所用。

2. 快显

第二个特性--快显。所有与大数据有关的场景都离不开数据可视化,所以这几年可视化技术发展很快,使用门槛也降低了很多。下面介绍两个案例,看看我们的用户如何把可视化技术快速的应用到业务场景中去。第一个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土空间规划正在进行着一场大的变革,很多方向大家都在探索中,摸着石头过河。但有一点很明确,那就是要把已有数据资源盘活,更多利用新数据、新技术。这要求规划编制人员具备更强的数据素养,掌握更高效的数字化工具。在这种背景下,极海与中规院合作,率先实施了中规院国土规划分析平台,为规划编制人员提供低门槛、轻量级平台解决方案。到目前为止平台已经积累1000多幅专题图。这些专题图以及背后的数据在平台内部共享流通,沉淀成一个资源池,这对国土空间规划业务的创新实践是一个强有力的支撑。

第二个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2016年国家发改委和清华大学签署了建设“国家新型城镇化大数据库”的协议。以这个数据资源为基础,极海和清华同衡联合开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以可视化+大屏的形式展示专题研究成果,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实现了从数据库到思想库的升级。屏幕上的这些大屏,是分析师根据数据特征和表达需求,配置出来的。像这样的数据大屏,一个分析师一天能配置好几个。极海和清华同衡一起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开发了一套系统,可以把很多块这样的大屏,编排成一套对研究专题进行分析和解读的“PPT”。当然,这个PPT是加了引号的。这个视频,是央视新闻频道的一期节目,名为《都与城》,通过这个平台,对北京城市现状和未来规划进行解读。

在中规院的国土规划分析平台中,规划师可以快速制作专题图;在新城院的新型城镇化服务平台中,分析师可以快速配置数据大屏。从数据到可视化再到场景,这个过程越简单,用户就越容易接受,越可以把更多时间放在业务而不是工具上。所以,极海云不仅提供了面向云计算和互联网环境的可视化引擎,还提供了轻量级的工具,用于制作专题图、制作数据大屏。

3. 快算

第三个特性--快算。计算的需求随处可见。比如计算一个城市的路网密度。这在极海云很容易做到,只需要一个步骤,对“线密度”模块输入路网数据即可。再比如对社区的便利程度进行评估,需要三个步骤。第一,通过“等时圈”模块计算社区15分钟生活圈,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时间和出行方式,比如步行、骑行或者驾车;第二,通过“区域统计”模块筛选出生活圈内的基础设施并统计其数量;第三,确定评分规则,比如对生活圈范围的大小、所覆盖基础设施的种类和数量给予不同权重,通过“列值计算”模块对各个社区打分。以往像这样的计算,大家可能需要使用到不同的工具。极海云把这些计算过程封装成不同的计算模块,在平台上可以很方便的使用。目前已经提供30多种,涉及空间数据处理、基础空间分析、地统计、空间度量、栅格计算等不同类型的计算。这些计算的需求大量存在,所以这些计算模块都可以通过接口调用,这样就能轻松集成到用户的定制化场景中。

这里要特别提一下极海专门针对规划编制业务开发的产品—空间规划辅助编制平台。这个平台把计算模块完整集成进来,形成一套集数据管理、权限管理、快速计算与制图的产品,面向规划院的规划编制业务提供”数据+工具“的轻量级解决方案。一方面把现有分散的数据集中管理起来,让规划师能最大化接触到数据;另一方面,提供简单易用的工具,让规划师最大化利用好数据。

4. 快定制

第四个特性--快定制。把存储、可视化、计算能力以API的方式开放出来,再加上地图、地理编码、等时圈这样的服务接口,形成面向地理数据的完整功能矩阵。结合极海开发包,我们就可以灵活应对用户场景中各种各样的定制化需求。

比如,武汉市规划研究院的WPDI规划量化分析平台。武规院全面梳理了规划编制中的各类需求,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为规划师量身打造了一款集多源数据服务、可视化分析和算法模型的大数据分析平台。武规院很厉害,不仅自己梳理了需求,还自己设计了平台的界面和操作逻辑。因为需求全部来自一线规划业务,一些实用功能的设计的都非常灵活。比如这个,可以根据输入的范围,比如选择行政区、上传面状文件、或者绘制任意范围,就可以统计出范围内的人口、基础设施数量等,结果还能显示成图表。这个过程会涉及空间数据计算、统计、可视化。极海云的服务接口很好地支撑了这些需求。

5. 快部署

第五个特性--快部署。部署这块和大家分享两个数字。一是极海云采用微服务架构,各种服务加起来有20多种;二是在完全离线的环境下,30分钟就可以完成对极海云的私有化部署。关于部署还有一点,大家都知道目前主流的服务器都采用Linux操作系统和x86 64位处理器。而国家正在推进的安全可靠工程,采用国产操作系统和处理器,国产处理器采用ARM架构。由于底层指令集的不同,这对现有软件都是个不小的挑战。因为参与了部分安可工程项目,极海云已经完成在国产操作系统和处理器上的适配。

6. 快迭代

第六个特性--快迭代。极海云采用了微服务架构和容器技术。采用微服务架构,程序之间更容易解耦、开发团队成员职责更加明确、可以采用不同的技术栈,这些都让持续交付更加容易。而容器技术则提供了微服务运行的理想环境,体积小、启动快、性能接近原生。可以说,微服务和容器技术以一种自然而优雅的方式结合在一起,重新定义了软件交付的方式。极海的开发团队,交付的不仅仅是软件,还有包含软件运行环境的容器镜像。微服务让开发效率更高,容器技术让部署效率更高。通过微服务和容器技术,我们可以更快地响应需求并快速迭代。

最终,作为一个完整的地理大数据云平台,我们采用K8S作为微服务的运行环境和容器编排工具。这是极海云的架构图。

总结

以上是今天的分享。我们总结了六个“快”,这些特性的目的是帮助我们的用户把数据价值更快更好的发掘出来并在实际业务场景中落地。除了功能上的不断升级,极海云架构也在不断重构。微服务、容器化、云原生这些新概念和技术的落地,让极海云能够更好的为用户提供地理大数据专业服务。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