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看朋友圈,线下靠生活圈
上周六参加柴师兄和晓东主任主持的《北京城市生活圈监测报告(2023)》的发布会,非常开心的学习了各地的规划学者们在城市生活圈的研究成果。曾经以为,生活圈吗,就是用信令数据和POI结合,识别一下城市中市民的活动范围和关联关系,周末的下午,让我惭愧,这个认知简单了!
梁主任在发布会报告上最后一页写的是:以人民为中心,创造便捷丰富城市生活,构建多元均衡城市生活圈。这是对生活圈研究意义的高度提炼,是对城市生活的美好愿望,也是我们这个国家乃至全世界在当代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自1960年全球城市居民数量为10亿起,至2020年已激增至逾40亿。城市用地扩张速度超越人口增长,成为了普遍现象。在1970至2000年间,城市用地蚕食了地球表面约5.8万平方公里。预计到2030年,城市将额外吞并120万平方公里土地,城市面积会翻两番,而居民数量仅增长一倍。这相当于地球每日新增一个超越曼哈顿大小的城区。预测显示,到2030年,自2000年以来建设的建成环境将占全球总量的65%。若将这30年间全球新建的城市面积汇总,其规模将等同于南非的大小。从乡村到城市,地球的面容变了,几乎人类每个个体都在经历与父母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样式,我们正处于这个行星剧烈变化的时代。
生活圈是城市居民的活动『领地』。在洛杉矶,美洲狮将自己的活动范围限制在了25平方英里(64.7平方公里)以内,比北京的西城区大一点。而在荒野里,它们通常需要370平方英里的活动范围。我们生活在中国的城市居民,15分钟步行『划定的领地』是多大面积?平均2-4平方公里(上海是3.1,北京是4.3)。这个15分钟步行圈是社区商圈,从北京的监测报告中,借助大数据的技术,除了划定了535个社区商圈,还研究了通勤生活圈,扩展生活圈。
为了将这些基本的2-4平方公里的社区生活圈塑造成市民们的便利天堂和幸福绿洲,规划师和政府管理者正倾尽心力。然而,政府的影响力终究有限,Ta们能精心布局交通、教育、医疗和绿化带,却无法左右商户的心。在商业的世界里,只有那些金钱充沛、人流涌动的地段才是商家们追逐的『圣圈』。更让规划师们感觉复杂的是,城市中的年轻人相当大的比例足不出户,才不关注15分钟生活圈中规划出来的设施,有外卖就行了。线上和线下应该怎么融合规划,这是与会专家们提到的新难点。
如果AI时代,人类工作生活样样都可以在屋里拿着手机、带着头盔眼镜解决,那还真用不着城市规划了。先不说这些哲学的,黑客帝国学的,城市中、尤其是是大城市,毕竟人口类型多样,也不都是宅在家里的小伙儿,还有那么多形形色色的人要生活在线下、工作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中。大多数的中国城市,即便属于基建狂魔的一份子,基础设施建设还远未达到理想的境地。
看这个冬天,哈尔滨火爆全国,从数据上的统计,热度要高过当年的淄博。简单对比一下哈尔滨城市路网与淄博、以及日本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城市金泽市的地图。如果从人均道路里程上对比,我们国内城市绝对是很俭省的。哈尔滨城九区人口550万左右,淄博城区人口240万,金泽市人口呢?才46万人。
我们再想象这样的城市:有47%的空间是绿地,树木的数量与人口一样多(超过800万棵),它们覆盖了城市21%的面积。此外,还有有1.4万种动物、植物和真菌,1500个具有重要生态意义的地点,10%的地区被指定为自然保护区。步行15分钟,你会常常在好像是大自然的地点停留驻足。这是哪里?是伦敦。布鲁塞尔拥有比利时50%的花卉物种,而开普敦保存着南非50%的极度濒危植被类型。这都是大城市啊!还有,高度城市化的城市国家新加坡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方之一,其近720平方千米的土地有一半是森林、自然保护区和连接生物栖息地的绿色走廊网络。首尔的清溪川,每天有6万人在这条绿意盎然的城市河流边散步。
而我们这些似乎远离于城市线下生活的数据工作者们能为城市做点什么呢?这个周末,让我有了新的动能——我们可以为规划师们高速的生产Ta们需要的数据,为Ta们不断的优化驾驭数据的工具。让监测更快一点,让规划更符合现实一点。
还拿生活圈为例,我们可以根据路网以城市中任何一个社区、交通站点、商业门店、公园为中心点,计算15分钟的覆盖圈。并用这个范围监测、统计城市线下生活发生的点点滴滴。而不是只固定的看那些『被识别』出来的生活圈。
我们既可以计算每个住户15分钟从家门口出发的可达范围,也可以反向的计算,每个基础设施服务的范围,用这个轮廓再继续监测其中的客流、商户、外卖订单。。。
为什么只关注步行15分钟呢?10分钟可不可以?骑车呢?驾车呢?随时随地的计算,再结合高频的更新,大数据的『大』才够份量、有意义。
在这个数据驱动的时代,我们的城市生活圈正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我们在朋友圈上分享生活的点点滴滴,而在生活圈中,我们也应该体验着线下世界的丰富和多彩。这次的《北京城市生活圈监测报告(2023)》发布会不仅提供了城市生活圈的新视角,也让我们思考如何更好地融合线上与线下,创造更加和谐、便捷、生态的城市生活空间。
我们的城市不仅需要规划师和数据科学家的智慧,还需要每一位居民的参与和贡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创造出一个既适应数字化趋势,又充满人文关怀的城市生活圈。我们对城市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和憧憬,正如清溪川的故事所启示的那样——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始终不变。一个有生活的城市环境需要什么?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你出来走走,用手、用脚、用呼吸感受线下生活的真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