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之海:2025中国软件出海实践之年

Dec 31, 2024

2024年夏日的海边,我在家乡大连聆听潮水轻柔地拍打沙滩,虽然那涛声感觉和儿时一样,但我好像第一次真切地领悟到“大海呼吸”的韵律——某种意义上,这样的韵律也像我们在软件“出海”话题上所面临的节奏:起落之间,总能触碰到时代的深层脉动,有时澎湃,有时平静,却从不停止。在那个还不算遥远的夏天,我的脑子中还全部都是GPT。

回顾过去几年,其实“出海”在中国企业圈已是老话题,只是对我来说,对极海来说,更具有吸引力的是数据智能。但相比以往,此刻的环境似乎又给“软件出海”赋予了新含义。有人说,2025年将成为软件出海的“实践年”,从摸索到落地的速度都会加快,这是新一轮全球化浪潮涌动带来的机遇。而这股浪潮,为何会如此猛烈?在我看来,与其说“出海”为了简单地远离国内竞争,不如说我们想找一片新水域,建立一群新的朋友与客户的信任关系,“服务”而非“占领”。这是软件产品跨出国门之后真正的灵魂任务。


1、2025年是软件出海的实践元年:上下游资源的协同加快

过去两年里,我们看到各类中国互联网公司与传统软件企业相继在全球市场布局。例如,某些SaaS服务厂商将“客服体验中心”设在亚洲以外的地区,某些工具软件开发者开始考虑在中东、非洲等异国建立分支团队,以便就近提供技术支持。这些动作其实都是在为即将到来的“实践高峰”做准备。

为什么说2025年会是关键?因为,全球产业数字化进入深水区,基于云计算、AI模型开发的应用需求越来越多,借着新型跨国基础设施构建数字化能力已经是必然。再者,中国在供应链和产业链层面已有较成熟的协调能力,就像盖房子时有人送水泥、有人供沙石,各环节配合度明显提升。对于软件行业而言,协同的不仅是硬件基础,还有本地化UI设计、在线支付对接、数据托管服务、法律合规咨询……这些都需要成熟的上下游资源共同配合。等到2025年,相关生态将更加完备,相信大家能看到软件出海步伐加速。


2、出海的本质是赢得另一群人的信任,而不是寻求“降维打击”

很多企业在讨论出海时,往往有个潜在逻辑:“国外竞争没那么激烈,我去那边可以轻松拿到更高毛利。”但实际上,这种愿望常常在“陌生市场的文化与信任壁垒”面前碰壁。软件的边界虽然比实体经济更“轻”,但是人文、语言、法律与服务体系,可比想象的要“重”得多。一款财务报表软件,从中国卖到日本;一套SaaS客服系统,从北京复制到法国;要做的绝不只是把界面菜单改成英文或法语,而是要在后台逻辑、使用场景、隐私政策等层面都让对方用户安心,建立信任。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在日本售卖的iPhone手机,拍照时的“咔嚓声”是无法关闭的;我的一个高中同学曾经跟我说,在德国,一些大型企业上班的时候,员工要主动将手机的摄像头遮挡住(贴纸贴上)。一些文化,对隐私的保护到了让人“发指的程度”。但要赢得信任,软件设计中的那些小细节不得不充分考虑不同的习惯。

正如有人说,中国企业出海,千万别带着“征服者”的眼神去,而应该像海边沙滩夜晚的潮水一样,平静且持久地“呼吸”在当地社会里。软件不怕出“bug”,害怕的是“水土不服”,真正决定生死的往往是能不能赢得当地人的好感与忠诚度。更不要说那种奔着定制化服务去的项目性质的信息系统。


3、文化母体决定软件背后的“灵魂编码”

很多人感慨跨国软件的利润高,毕竟海外市场对于工具型软件、游戏型软件等,常常愿意支付更高的费用。但要谨慎的想到,软件背后的文化才是真正的价值密码。就像国人过年喜欢发红包、抢红包,我们就对社交App的“红包设计”有天然热情;同理,美国用户可能对“订阅制”更加习惯,日本用户更在意“严谨合规”挂钩政府部门,东南亚用户对“社群决策”有更强的喜好……借用华与华的创意核心——文化母体一词,这些都属于各国文化母体的投射。

说到文化适应和赢得信任,我感觉软件行业的出海并不容易,说点丧气的话,个人电脑40年,全球化和互联网30年,云计算20年,放眼全球,成规模性扎根到各个世界各地的软件,你能想到的都有哪些?不仅仅是开发者的见识,软件的质量,这里面有软件自带的那种软性的文化母体连接。

所以,想软件出海,尤其是做有toC和to小B属性的,需要非常谨慎地研读当地文化密码。我们常说“随缘”,其实在商业语境下,并不是被动地顺应,而是要在对方文化里找准“能与软件功能挂钩”的要害点。互动逻辑、功能场景、售后方式都必须基于那个国家或地区的主流文化呼吸频率,才能真正“活”下去。

image.png
《文化解码:解读美中日思维差异》

image.png
书中所述日本人的价值观

4、大型软件出海必须配套本地化服务:终极需求是“个性化”

对于大中型的软件项目而言(如大型 ERP、工业自动化平台、云办公套件乃至GIS定制开发解决方案等),纯线上交付通常只能满足一部分客户需求。很多企业都发现,提供本地化服务才是真正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当年华为在全球很多地方都设有研究中心与技术支持团队,赢就赢在服务的好;同理,甲骨文、SAP等老牌公司在进入中国时,也投入了大量人力本土化适配。

有人工智能的加持,软件的终极形态常常是“服务化”和“个性化”。别以为国际客户就愿意用“复刻版”的产品,出去趟过海的软件开发者都知道,Ta们对本地语言、数据合规、售后响应都有着不低的要求,这些都要依赖真正的“在地”服务。要么自建团队,要么与当地合作伙伴深度结合;否则就会沦为“卖完软件就走人”的不负责任厂商,难以形成长期价值。


5、个人依托互联网跨越国界:技术与内容的“出海创业”

值得鼓舞的是,个人开发者或小团队也能在这波软件出海浪潮中找到机会。以前常见的案例是个人App开发者面向苹果、谷歌商店“上架”产品,坐等全球用户支付下载费。现在还能做得更多,比如海外市场对AI训练数据的注释需求巨大,小团队在网上承包“数据标注”项目,瞬间就能跨越国界。再如,原创游戏、教育软件、地图制作或者路径优化等插件工具类产品,只要团队具备稳定开发能力和一定推广策略,就可以和全球平台直接对接,时不时还能打出爆款。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确实是“无国界”的机遇。只是要明白,随着出海竞争加大,“爆款”往往需要先在设计思路和产品体验上找到创新点,然后借助海外社交媒体和社区运营,才能取得长效收益。


6、空间信息分析、地理信息协作:全球都有潜力

如果要举一个更具有前瞻性的领域,空间信息、地理信息系统(GIS)绝对值得关注(我自己的痴念)。这里不单是当年跨国成功的Waze等地图导航,还有遥感数据解读、全球门店网络规划管理、卫星图像识别等,整个市场是全球化的。无论是农业、交通、物流、气象、水利、城市规划,都需要这种专业化的软件与平台。如果能做好相关底层技术,以及相应的客户服务对接,市场机会一点也不小。

近年来,中国在遥感卫星技术、无人机巡检、低空建模等领域颇有积累,用软件把这些“硬科技”与地理信息结合,就能创造出一整套“行业解决方案”。这能解决北美、欧洲、东南亚、非洲不同区域各自的空间信息痛点,潜力非常可观。


7、结论:从文化到服务,赢得信任才是出海根基

有人说,2024年到2025年,可能是中国软件企业再一次迎来“走出去”的大变局。但相比过去简单地“卖软件”或“低价竞争”,这一轮出海更要求用“信任”连接不同国度的用户。与其说这是商业策略,不如说是种“全局观”:只有尊重当地文化、提供真真切切的价值、给客户以安全认可,才能在国际市场长久立足。

回头想想,软件不只是模块代码的组合,而是一个社会文化与行业生态的载体。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一点,并在2025年实践中展现出中国软件的柔性和韧性,就一定能在更辽阔的海洋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航线。毕竟,在今天这种全球化又“局部隔阂”的时代里,靠“信任”才可能“破冰”,靠“服务”才会扎根。也许走出去的过程会遇到风浪,但只要我们记得:“赢得另外一群人的信任”,我们就还能看见新大陆的晨曦。

愿所有不愿躺平的企业家、开发经理、产品经理们,能在这片新的出海潮水里,乘风破浪,满载而归。祝2025好。

王昊

用地图思考人生

评论正在加载...
Great! You've successfully subscribed.
Great! Next, complete checkout for full access.
Welcome back! You've successfully signed in.
Success! Your account is fully activated, you now have access to all content.
分享